close

(圖/取自網路)

【聯合報╱記者魏忻忻/報導】

泡湯益處

關節疼痛/非急期的類風濕性關節炎、退化性關節炎、僵直性脊椎炎等。

肌肉痠痛/筋膜疼痛症候群、纖維肌痛症、肌腱炎等。

神經痛/坐骨神經痛等,可減輕疼痛、有鎮定效果。

周邊循環較差者/痔瘡或下肢靜脈曲張患者,可促進血液循環。

皮膚保養/溫泉水可軟化角質、殺菌、促進血液循環,保養皮膚。

泡湯禁忌

心臟病/急性期絕對不宜,病況穩定也要經醫師許可。水溫過高可能使心臟血液容量增加,脈搏跳動次數急速增加,造成危險。

高血壓/水溫過高會使血管快速收縮,血壓上升,有引發中風危險。

糖尿病/因周圍神經病變,腳掌、手掌感覺麻木,容易燙傷,泡湯前先確認水溫。

皮膚病/皮膚有傷口、潰爛者,易使傷口惡化,若有感染、過敏也不宜。

懷孕/女性生理期間、懷孕初期與末期不宜浸泡溫泉。

感冒/避免感染他人,且泡湯消耗體力,可能影響復原。

其他/癌症、血友病患等,避免水溫太高影響病情,建議事先詢問醫師。

﹝資料來源/台北市衛生局、武而謨治療師、陳進明醫師﹞

【泡湯注意事項】

1.遵守基本禮儀

泡湯前先將身體洗淨,遵守各溫泉管理單位的規定,如不著衣物、不在水中擦拭身體、不可使用肥皂等。

2.泡湯前先動一動

先暖身,避免急劇溫度變化引起身體不適。泡湯前先淋低溫水,下池時從手、腳尖、腿、腰等身體末端開始向中央集中,最後再整個人泡入溫泉中。

3.別泡過頭,免得發生意外

浸泡時間視個人需要,一般而言水溫最好不高於43℃,1次以10到15分鐘為宜,不要超過20分鐘,休息5分鐘重複2次,別以為泡久好撈本,皮膚脂質若因流失,易覺乾燥。

4.注意空氣流通

溫泉溫度高、水氣多,再加上散於空氣中的硫磺氣,使氧氣稀薄,易不知不覺昏睡,甚至一睡不醒。

5.不宜單獨泡湯

最好結伴同行,湯館內應有服務人員巡視,適度提醒湯客,現場也要設置急救後送系統。

6.感到不適應緩慢起身

感覺頭暈、呼吸困難、心跳過快、太熱、反胃等不適情形,不可突然快速站立,因此時大腦血液較少,易引起頭暈而摔倒。

7.浴後補充足夠水分

浸泡40℃以上溫泉,會提高新陳代謝,消耗人體熱量,使水分流失,所以出浴後一定要補充水分。

8.酒足飯飽、用藥後,不宜泡湯

吃飽後下水,可能消化不良,建議間隔30到60分鐘後再泡湯;酒後也不宜泡湯,避免因溫熱作用使心跳加快、血壓上升,造成心臟負荷過重,而引起頭暈導致意外;用藥、熬夜、激烈運動後也不宜泡湯。

 

 

﹝資料來源/台北市衛生局、武而謨治療師、陳進明醫師﹞

本文轉貼自【2007/09/23 聯合報】


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泡湯 泡溫泉
    全站熱搜

    真愛貝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